2021年6月18日星期五

夫妻宮與婚姻史及心理學(一)

讀者如研究過世界婚姻史,中國婚姻史,就知道現在人們普遍認為「要有愛情才可結婚」的想法,不論在東西方,都是近百年的事。

中國幾千年來都是「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」,結婚絲毫無關愛情,更多是關乎經濟利益,門當戶對的考慮,而且決定權在父母,在家族,新娘新郎只是傀儡,聽命於家族意志。

西方有一段時期冒出過「騎士愛情」,但大局而言,都是婚姻無關愛情。

不論東西方,一夫一妻制monogamy(專偶制)的起源,事實是父權社會,男性掌握大權,壓迫女性的制度,把女子作生子工具。是男性為了要確保女性忠貞,只能生一個屬於他血統的子女,以作利益,遺產傳承。

而且古代中國男性,實際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

現在人們普遍認為「要有愛情才可結婚」的想法,不論在東西方,都是近百年的事。

即使現在人們普遍舉着口號,認為「要有愛情才可結婚」,但事實仍非完全如此。

在1967年,Kephart 的研究還顯示有76%的女性認為不必有愛情才結婚。Hite Report 的調查清楚説明大部分男女都沒有和最深愛的人結婚。

進化心理學而言,女性有「東食西宿」的本能,女性會把一個男性分為「情人」,或「供養者」,而結婚的對象很多時候只是「供養者」。所以有時會聽到一些女性說「玩夠了,找個老實人(供養者)結婚算了」

因愛情而結婚的人,也要面臨極大的考驗,腦神經科學已經考證出愛情感覺有關多巴胺等荷爾蒙的分泌,愛情感覺,激情之愛基本絕對不會超過三年,如三年內愛情感覺消失,那要怎麼辨?要離婚嗎?

心理學家就指出如果愛情(激情之愛)可順利轉化為友伴之愛(類似親情)那麼婚姻可持續下去,像多了個親人那種形式。如果不能,那就算不離婚,恐怕也是有名無實,婚姻並不和諧。

因此明智的人會考慮的問題是:


1我為了什麼結婚?

2一些人表面上沒有離婚,是否代表婚姻完美?


現在世界各地的婚外情和離婚率都是持續走高的。


所以一般坊間術士未搞清楚婚姻的事,就向人指點什麼「真命天子」,很容易誤人一生。


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